<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的位置:首页->工作简报  
        【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专刊】第30期
          发表时间:2022-07-06   编辑:刘仁军   来源: 湖南文明网
         

          湖南精神文明建设

          湖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2022年6月16日

          【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专刊】第30期

          〔全面落实“五有”建设标准〕

          湘西州:突出“四字”要诀 提升文明实践水平

          湘潭市:五注重五结合 打造湘潭路径

          邵阳市:坚持“六高”要求 全域推进中心建设

          怀化市:聚焦“五个一” 全面推进中心建设

          湘西州突出“四字”要诀 提升文明实践水平

          湘西州紧盯“一个目标、四个定位、五项工作、三个到位、六种能力”的总要求,突出做好“强、活、实、新”四字文章,不断在健全组织体系、统筹整合资源、提升服务项目、拓展实践阵地等方面出实招、下实功、见实效,着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迈上新台阶、打开新局面。  

          突出“强”字诀,健全组织体系夯基础。一是强化统筹抓推进。州委宣传部多次召开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现场推进会、专题会、调度会,研究部署任务,指导推动工作。印发《2022年度湘西州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实施方案》,紧扣时间节点,明确目标任务,进一步压实各级工作责任。二是强化示范提品质。要求今年6月底以前,全州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均按“五有”标准建设完成。州本级支持建设示范点32个,全面提升全州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三是强化考核促提升。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作为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督查考核重要内容,制定《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考核评估标准》,对乡镇(街道)、村(社区)所站定期进行指导督查、考核评估,推动各所站争先创优。  

          突出“活”字诀,整合多方资源增效能。一是盘活闲置资源。充分利用城市规划馆、文化中心、沿河建筑等闲置场地,因地制宜,改造升级为各具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阵地,实现场地设施利用最大化、最优化。二是挖掘潜在资源。通过常态化组织开展理论宣讲、文化文艺等各类文明实践活动,用好用活百姓舞台、农家书屋等阵地,将分属不同部门和单位管理的博物馆、体育馆等场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科普及示范基地进行集约利用,在不影响其原有功能的前提下调配使用,发挥了最大服务效益。三是整合优势资源。着眼上下联通贯通,建立完善优质资源承接体系,形成州级主导、中心推进、所(站)落实、资源融入的工作模式。建立结对共建工作机制,组织州直单位与乡村振兴联系村创建结对,共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确保优质资源进一步下沉基层,助力乡村振兴。

          突出“实”字诀,提升服务项目塑品牌。一是推动线上平台规范志愿服务。截止目前,湘西州在湖南志愿服务网上注册志愿者282828人,注册团队2181支。6月以来在湖南志愿服务网发布志愿服务活动2094场次,招募志愿者36474人,通过志愿服务活动网上招募发布,实现志愿者服务时长规范化管理。二是秉承为民理念延伸实践触角。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进”小区,成立“和事佬”调解队、白衣天使队等五支服务队,通过社区+物业+党员+服务的“3+1”模式,着力打造小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三是围绕产业发展服务重点项目。开展“不误农时不误春 积极行动助采茶”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服务队235个,发动党员、青年志愿者6478人,协助采春茶1000余亩,帮助销售春茶100余万元,帮助解决春耕春种春管和集体经济发展实际困难近300个。

          突出“新”字诀,文明实践驿站拓阵地。一是共建共享助力文明实践新动能。以文明城市创建为统揽,打破行业壁垒,整合工会、卫建、行政执法等行业资源,以阵地共享、队伍共育、活动共联的方式,积极打造群众休息休闲的服务驿站。二是优化布局搭建文明实践新载体。通过在城区主干道旁建小木屋、改造执法休息岗亭和单位临街门面等形式,搭建了一批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爱心献血屋、爱心之家等惠民阵地,构建辐射面强的文明实践服务圈。三是多维整合服务各类群众新需求。文明实践驿站为广大群众解决“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的现实问题,极大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以“小”起点促进文明实践“大”发展。 (湘西州委宣传部、州文明办)

          湘潭市五注重五结合 打造湘潭路径

          湘潭市按照激活闲置资源、打通封闭资源、下沉优质资源、共享区域资源、联动社会资源、依托网络资源的工作思路,以“五注重五结合”为抓手,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湘潭路径”。

          注重融入大局,做好工作结合。聚焦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目标,将文明城市创建、乡村振兴建设、宣讲政策理论,融入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全市共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5个、所70个、站951个、基地15个。

          注重培育队伍,做好人员结合。持续完善志愿者注册、活动开展、激励保障等制度,不断优化志愿服务社会环境。通过用好党员干部、居民群众、志愿者协会、社会公益组织,加快文明实践队伍培育。湘潭市“我为群众办实事·我是志愿者我来帮”等经验做法被人民日报、新闻联播专题报道。

          注重整合力量,做好资源结合。积极整合市、县两级优质文明单位和各单位“联点共建”力量,通过机制化结对帮助,下沉到基层所站。全市“联点共建”志愿服务活动入选《2021年中国精神文明建设年鉴》。

          注重品牌打造,做好量质结合。结合志愿服务项目、载体、抓手、机制、团队建设,发挥“爱心银行”平台作用,按照“一村(社区)一品牌”工作目标,精心打造通俗易懂、群众喜欢的服务品牌。“党史故事我来讲”“莲湘颐老”“谷正平工作室”“馨帮手”“六色花”等品牌活动深受群众好评。

          注重机制创新,做好奖惩结合。完善“五单制”“三级融会贯通”“四级顺畅联动”等机制,将该工作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考核、专项巡视巡查、文明创建专项考核、县市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述职年度考核制度。全市共有10名优秀志愿者、10个优秀志愿服务组织、10个优秀志愿服务项目获市级表彰。(湘潭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

          邵阳市坚持“六高”要求 全域推进中心建设

          高站位建立机制。建立市级牵头抓总、县级组织实施、乡镇承上启下、村级结合推进的“四级联动”机制。全市7县2市3区均已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0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3633个。

          高标准搭建平台。优化整合资源配置,推动全面升级“道德讲堂”“院落大会”“家长学校”等教育服务,不断优化“送戏曲进万村 送书画进万家”等文化活动。

          高质量建设队伍。市级已组建16大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分队,县市区均已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培育壮大“大邵公益”“义工联”等专业队伍,引进招募一批专业社工、专业志愿者10万余人,目前全市注册志愿者125万余名。

          高效率服务模式。制定文明实践活动项目清单,建立“群众‘点单’、中心(所、站)‘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工作流程和“中心协调、乡镇吹哨、部门报到”的服务模式,帮助群众实现微心愿20余万个。

          高要求开展活动。广泛开展理论宣讲“六大微课堂”、科技农业卫生“三下乡”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暨“双十最美”评选活动,组织开展“文艺进社区”“文明进万家系列主题活动。

          高水平打造品牌。设立文明积分“爱心超市”,推行志愿服务活动爱心积分兑换智慧“一卡通”,储存爱心积分用于“爱心超市”兑换生活用品。打造文明实践品牌“公德教育”,以村组党员会、院落会、田间地头座谈会等形式,倡树农村文明新风。(邵阳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

          怀化市聚焦“五个一” 全面推进中心建设  

          怀化市落实“市级抓推进、县级抓落实”工作要求,坚持“五个一”措施,强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全面覆盖、加快实施,着力打通新形势下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聚焦统筹推进,实施“一把手”引领。坚持市、县、乡、村四级书记主导抓、亲自抓、全程抓,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支持配合、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体制机制。建立完善工作例会、挂点联系、督查督办、案例指导、绩效评价、经费投入、表彰激励等机制

          聚焦盘活资源,实施“一盘棋”布局。场所突出实践功能整合现有公共服务设施,搭建“6+X”服务平台队伍突出专兼结合,组建专业志愿者队伍3100余支,招募社会志愿者队伍1200多支;活动突出常办常新,指导开展道德评议、最美家庭评选,积极筹办百姓“春晚”、非遗展演

          聚焦首要任务,实施“一体化”教育。编写习语连心、习语金句等口袋书、文明创建宣传册等3.5万余册;通过“小喇叭”“屋场会”“火铺会”等形式,组织开展“六讲”活动5000余场次;创新建设“新时代文明e站”,拓展数字化宣传;强化文明实践阵地红色属性,讲好红色故事。

          聚焦工作结合,实施“一揽子”推进。紧扣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主题开展文明实践健全“一约四会”,破除陈规陋习开展“一月一主题”专项志愿服务,推行志愿服务网格化管理;组织开展关爱困难群体行动4200多次

          聚焦创先争优,实施“一系列”探索。市本级领办6个示范点,县市区建设示范所、站、基地120余个;持续擦亮“点亮微心愿·党群圆梦行”、“小宣讲、大振兴”、辰溪县“习语连心”品牌健全“志愿服务积分星级管理”制度,评选“五个一批”先进典型170个(怀化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湖南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简报2022年第8期
         
          相关阅读:
         
         
        文明播报  
        图片新闻  

        湖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
        联系电话:0731-82217063 传真:0731-82217063  投稿邮箱:wenminghunan@163.com

        湘B1.B2-20070067-103